乐都区:“快”“准”“全”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
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24日电(乐宣 张添福)本轮疫情发生以来,省内外多地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,乐都区“外防输入”压力持续增大。
为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,乐都区坚持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总策略和“动态清零”总方针不动摇,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要求,聚焦“快”“准”“全”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,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。
行动上突出“快”,全面压实防控责任。坚持以快制快、谋定快动,做到主动防、早发现、快处置,打好疫情防控“主动仗”。快速压紧压实责任。坚持全区上下“一盘棋”,区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、集中隔离点、经营场所等地暗访、督导疫情防控工作,督促各级党组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上,时刻保持快速度、高标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坚持人、物、环境同防,坚定不移守牢“外防输入”防线,切实筑牢安全屏障。快速启动指挥体系。充分发挥指挥部中枢作用,因时因势优化组织架构、健全工作机制,下设综合协调、人员排查、隔离管控等8个工作组,进一步完善信息报告、定期研判、限时办结和督导检查等6项工作制度,抽调相关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充实工作力量,明确工作职责和人员分工,强化部门协调联动,确保指挥体系信息互通、衔接紧密、运转高效。快速织牢织密防控网络。建立“四横三纵”工作机制,通过压紧属地责任、部门监管责任、单位主体责任以及个人自我健康管理“四方责任”,不断夯实区、乡、村“三层联络”纵向协作,深入推进区级领导联乡包片、巡街管楼、抓学校、察网格,乡镇干部全员驻村、深入一线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,有效防范应对疫情风险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
措施上突出“准”,全面筑牢防控防线。第一时间制定提级管理工作专班及任务分工方案,着重细化、实化、严化疫情防控盲点、堵点的薄弱环节。在外防输入上精准管控。加强省外来(返)乐人员报备管理,严格落实“两站一场”管控措施,及时设立交通服务点,对所有来(返)乐人员查验“双码一报告”,确保人员排查到位、管控到位、服务到位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全区防控开展情况进行每日调度,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变化,第一时间调整各环节执行标准,随时掌握关键环节工作进展,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现、第一时间处置。在核酸检测上精准高效。加大核酸检测力度,提高监测预警灵敏度,本轮疫情发生以来,在主城区、乡镇或全域同步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全员核酸检测,跑出了大规模核酸检测的“乐都速度”。制发《关于做好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》,全面掌握人群底数并分行业建立动态台账,在城区广场、高速路口、火车站等处合理设置采样点,有力推动“愿检尽检”“应检尽检”和“落地检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。在人员排查上精准精细。压实属地、部门责任和重点场所防控主体责任,党政机关单位深入驻点值守,确保区域内无防控“死角”。严格落实以村、社区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制度,将主城区划分为24个片区541个子网格,实行区级领导联点包片、单位联小区、干部联户制度,持续深化网格员“九包”工作机制,切实做到“看好人、守好门、护好院”。
联防联控上突出“全”,广泛凝聚防疫合力。坚持突出“联防联控”,全力构建全方位“阻疫”体系和全社会“防疫”格局,推动群防群治走深走实。坚持部门联动全面推进。强化重点场所管理,实行红黄牌管理制度,对落实防疫措施不严不实的经营主体张贴红黄牌,督促辖区商场超市、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严格落实信息登记、扫验通行、通风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。强化对重点生活必需品库存、销售、调运等情况监测,全区商业储备生活物资供应充足、价格稳定。坚持足额储备、梯次启用,全区储备隔离酒店23个,启用4个。坚持疏堵结合全面开花。强化多渠道、多方式宣传,8月份以来,在“乐都宣传”微信公众号编发、推送疫情防控宣传引导信息、通告、倡议书、温馨提示、紧急公告等190余条,累计推送发布疫情防控短视频180余条,青海日报、中新网、海东电视台等媒体刊(播)发相关稿件80余篇,广泛深入宣传合力抗疫的生动实践,持续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。坚持问效问责全面统管。推动监督关口前移,成立2个区级督查组和15个片区督查工作组,深入重点点位和片区进行暗访督查,坚持督查结合,督任务、督进度、督成效,查现场、查台账、查责任,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,及时跟踪督办整改,对因责任落实不到位,推诿扯皮,敷衍塞责导致防控不力的,依法依规问效问责,确保责任追究不落空。(完)